實驗室反應釜的結構原理和分類方式
發布時間:
2022-10-21 10:21
來源:
實驗室反應釜是用于化學反應的小體積容器。 此外,本產品操作簡單,結構輕巧,易于接近放置,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,特別適用于醫類、生物工程、精細化工、化學合成、食品工業中水解、中和結晶、蒸餾、蒸發、儲存等生產環節。下面來具體說下,實驗室反應釜的結構原理和分類方式。
一、實驗室反應堆的結構原理。
1、壺身與壺蓋之間的密封采用三角線密封,使用壽命長。
2、緊固主密封系統采用兩開式卡環,自由靠合釜體和釜蓋的肩部,對八個主緊螺栓進行力矩可以均衡的上緊,即可使釜達到通過壓緊裝置密封。卸開時松動或者八個主螺栓,打開使用卡環,即可得到提升釜蓋,省力而且方便,是現代中國國內zui理想的結構。
3、旋轉攪拌采用汽缸磁耦合結構,扭矩的大小由磁性材料決定,一般為強磁稀土,具有大的耦合力,由電機提供動力,通過聯軸器產生足夠的攪拌力,漿料可用操作者、泥漿、錨、框架、龍蝸輪等部件等各種材料粘度選擇。
4、閥門設有氣閥、液閥(也稱底管閥)、安全防爆閥、進料閥、排放閥,根據用戶要求增減。 該閥結構為往復式結構,其特性比回轉閥密封壽命提高1.5倍。 爆破閥有雙安全裝置和單安全裝置兩種,爆破片出廠前由廠家調整,不得調整或松開,壓力表在工廠正上方標明。
二、實驗室反應釜可分為以下類別,視乎過程中使用的條件而定:
1、按壓力可分為高壓反應器、中壓反應器和低壓反應器。
2、根據控制反應釜進行溫度水平高低可以分為:高溫反應釜,中溫反應釜,低溫反應釜
3、根據不同的混合形式,可分為:磁性混合、機械混合、填料密封混合等
4、 根據加熱方式的不同,可分為電加熱、導熱油加熱、蒸汽加熱、紅外線加熱等
5、根據反應材料需要防爆的特殊性分為: 電機防爆、發熱防爆等
6、按操作方便程度可分為常規型、釜蓋提升型、釜體提升翻轉型、法蘭快開型等。
7、根據出料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:上出料,下出料等形式
8、根據不同的材料,可分為:不銹鋼材料、鈦合金、鋯材料、哈爾濱合金、英康鎳合金、鎳材料、鉭材料等。
上一頁
相關新聞